ISO 6184 - 1《Determination of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es and vapours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experimental safe gaps and of minimum ignition currents for groups IIA, IIB and IIC explosive gases》,提供了气体和蒸气爆炸特性测定的相关标准,部分内容涉及极限氧浓度的测试方法。
国内标准:
GB/T 21844《Determination of limit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LOC) of chemicals》,规范了化学品极限氧浓度的测定方法,是国内极限氧浓度测试的主要依据。
极限氧浓度测试
2025-04-24
极限氧浓度测试
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专业的极限氧浓度测试服务。极限氧浓度是衡量物质燃烧和爆炸危险性的关键指标,精确测定极限氧浓度对于化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储存和运输至关重要,能有效降低爆炸和火灾风险。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3156582298(24小时响应)
技术邮箱:zhouqiang@gelang - testing.com
公司地址:安徽合肥高新区创新大道2800号软件园J1栋A座14层
极限氧浓度测试
测试目的
安全评估:确定物质的极限氧浓度,评估其在不同氧含量环境下的燃烧和爆炸可能性,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
工艺优化: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极限氧浓度调整工艺参数,如控制氧含量、改进通风系统等,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法规遵循: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易燃易爆物质极限氧浓度测定的要求,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安全规范。
测试原理
混合气体配制:将待测物质与不同氧含量的混合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一系列具有不同氧浓度的试验气体。
点火试验:在常压和特定温度条件下,对每个试验气体进行点火试验,观察是否发生燃烧或爆炸现象。
确定极限氧浓度:当氧浓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点火后刚好不能发生燃烧或爆炸,该氧浓度即为该物质的极限氧浓度。
测试标准
国际标准:
ISO 6184 - 1《Determination of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es and vapours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experimental safe gaps and of minimum ignition currents for groups IIA, IIB and IIC explosive gases》,提供了气体和蒸气爆炸特性测定的相关标准,部分内容涉及极限氧浓度的测试方法。
国内标准:
GB/T 21844《Determination of limit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LOC) of chemicals》,规范了化学品极限氧浓度的测定方法,是国内极限氧浓度测试的主要依据。
测试仪器:HWP21 - 30S爆炸极限测试仪
测试方案
样品准备:
确保待测物质的纯度和质量符合测试要求,准备适量的样品。
清洁测试仪器的混合腔和相关管路,避免残留物质影响测试结果。
仪器安装与调试:
将HWP21 - 30S爆炸极限测试仪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的测试室内,连接好气源、电源和相关设备。
对仪器进行预热和校准,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确保气体混合、点火和数据记录准确可靠。
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测试标准,设置仪器的测试参数,如初始氧浓度、氧浓度变化间隔等。
测试过程:
按照设定的参数,向仪器的混合腔中通入待测物质和不同氧含量的混合气体,制备不同氧浓度的试验气体。
每次制备好试验气体后,等待一段时间使气体充分混合均匀。
启动点火装置,对试验气体进行点火试验,观察是否发生燃烧或爆炸现象,并记录试验结果。
逐渐降低试验气体中的氧浓度,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找到刚好不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最低氧浓度。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每次试验的氧浓度、点火结果和相关测试参数。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待测物质的极限氧浓度。
对测试数据进行多次测量和分析,评估数据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重复测试:对同一样品进行至少5次重复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计算每次测试数据的偏差,若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如±3%以内),则取多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
极限氧浓度数值:得到待测物质的极限氧浓度具体数值,该数值是评估物质燃烧和爆炸危险性的关键指标。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评估待测物质在不同氧含量环境下的燃烧和爆炸风险。对比不同物质的极限氧浓度,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建议,如控制氧含量、加强通风等。
测试报告
报告内容:
基本信息:包括测试样品的详细信息(名称、规格、来源等)、测试日期、测试环境条件等。
测试依据:明确列出本次测试所依据的国际国内标准号及标准名称。
测试数据:以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呈现每次试验的氧浓度、点火结果和最终确定的极限氧浓度数值。
结果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待测物质的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提出安全建议和措施。同时,说明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和误差范围。
报告特点:
报告采用中英文双语版本,方便国内外客户使用,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SEO关键词
极限氧浓度测试、HWP21 - 30S爆炸极限测试仪、燃烧爆炸危险性评估、合肥格朗检测
联系我们:立即咨询极限氧浓度测试服务
合肥格朗检测官网文章分类导航
电池热失控测试与研究
从500A到1000A:合肥格朗检测破解大电池高倍率测试难题
【客户案例】锂离子电池绝热安全性能委外测试方案编写模版
电池绝热量热仪助力低温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产气动力学研究
锂电池热失控测试全解析:从原理到方案,守护电池安全防线
锂电池热失控实验全解析:从实验室数据到安全防护指南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过热热失控试验融毁热电偶案例
锂电池安全测试硬核解析:ARC如何精准捕捉热失控"导火索"?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极限分析测试及安全评估综述
BAC-420A 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9 系超高镍三元锂电池热失控测试服务
锂电池绝热量热仪应用
合肥格朗检测 32 通道绝热测试技术:全方位守护锂电池热安全
合肥格朗检测BAC-800B设备养护&实验流程手册
合肥格朗检测|BAC-800B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锂电池测试标准流程
电芯热失控测试全流程解析|仰仪BAC-420A绝热量热仪应用
仪器应用I BAC-420A用于液态及半固态电解质电池热失控催化反应模型的对比研究
导热系数与热物性测试
锂电池热参数测试原理大揭秘:导热系数、界面换热系数与总热阻的深度剖析
储热-释放法:破解方形锂电池导热系数测试难题
解锁锂电池导热系数:检测方法与原理大揭秘
【格朗检测案例】动力电池ARC试验测试之比热容与热失控全解析
锂电池比热容测试全流程解析|合肥格朗检测专业服务方案
等温量热与绝热量热在锂电池充放电产热测量中的对比研究
锂电池宽温域变温比热容测试研究:BAC-420B 绝热量热仪应用与格朗检测服务解析
格朗检测锂离子电池热物性测试案例:绝热比热容 + 产热功率 + 导热系数全解析
新国标解读与对比
GB/T 36276 - 2023《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绝热温升特性试验解读
新国标 GB 38031 - 2025 和旧国标 GB 38031 - 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对比分析
新国标GB 38031-2025与旧国标GB 38031-2020对比分析:聚焦热失控安全要求
测试案例分析
热值(燃烧热)测试案例分析:高精度氧弹量热技术应用
格朗检测锂电池ARC及其他热测试报告结果说明
格朗检测锂电池热失控和热管理参数测试报告可获取的数据和曲线说明
锂电池发热功率测试案例: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实践
【格朗检测测试案例】软包锂电池热失控测试:精准把控锂电池安全关键参数
【格朗检测案例】软包 55Ah 锂电池 ARC 测试:全方位需求剖析与精准测试步骤解读
【合肥格朗检测案例】锂电池穿刺 / 加热 / 过充实验全解析,为能源企业储能安全保驾护航
某研究单位锂电池热失控及产气收集试验报告参数详解
某厂商软包锂电池等温充放电产热和绝热充放电产热测试报告解读
9系超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服务:专业、精准、可靠
试验视频
【试验视频】高能预警!仰仪BAC-420A外直击锂电池热失控爆炸
【试验视频】高能预警!仰仪 BAC - 420A 外直击锂电池热失控爆炸
【试验视频】零距离围观!仰仪 BAC-800B 捕捉锂电池热失控产气全记录
【试验视频】震撼直击!仰仪 BAC - 420A 见证锂电池热失控爆炸瞬间
【试验视频】直击!软包锂电池针刺热失控测试全程实录
其他相关主题
合肥格朗检测:仰仪国产设备赋能,全链条锂电池检测解决方案
仰仪大电池绝热量热仪与国际品牌仪器的实验性能对比
夹具类型对 HWS 绝热温升测试的影响及优化方案
锂电池热失控:原理、风险与应对策略
应用案例I磷酸铁锂热失控产气测试
优秀论文 I不同循环倍率对钛酸锂负极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