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一、新国标GB 38031-2025发布与实施
发布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实施日期:2026年07月01日
替代标准:GB 38031-2020
二、新国标GB 38031-2025背景信息
1. 发布目的:
加强电池包的安全性,确保电动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提升热失控后的安全要求,从“5分钟逃生时间”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
强化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推动行业从“能量密度竞赛”转向“安全技术深耕”。
2. 主要内容:
热管理:要求电池包具备良好的热管理系统,防止过热引发安全问题。
机械安全性:提出严格的碰撞安全标准,防止电池在车祸或碰撞中发生泄漏或火灾。
防火要求:电池包在火灾情况下必须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防止火源蔓延或电池发生热失控。
环保与回收:强调电池材料的环保性和可回收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实施效果:
提升消费者信心,推动行业“优胜劣汰”。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前达标,部分二线厂商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电池安全纳入年检,符合新规的车型保费有望降低。
4. 行业影响:
电动卡车制造成本可能上升,推动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
货运企业需加强司机培训,适应新标准变化。
三、旧国标GB 38031-2020背景信息
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生产,引导技术进步,支撑政府管理。
加强电池包和系统的安全要求,提出热扩散安全要求,降低热失控事故风险。
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涵盖电池单体、电池包或系统的安全要求,以及相关的测试条件和方法。
在规范产品生产、引导技术进步、支撑政府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提升了企业对于电池单体热失控引发危险的重视程度,降低了产品热失控事故。
推动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标准化水平。
促进了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新国标GB 38031-2025主要修订内容
新国标GB 38031-2025在旧国标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修订,总体要求更严格、更细致,主要包括:
1. 新增考核项目:
电池单体快充安全:新增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
电池包/系统底部撞击:新增对底部撞击的考核。
2. 提高热扩散要求:
显著增加对热扩散的考核要求,新增不起火、不爆炸及乘员舱烟气限制。
3. 更新测试方法与要求:
更新和细化多项环境、机械和电安全滥用测试的方法与要求,提升测试严谨性。
五、新旧国标差异对比
项目
GB 38031-2020(现行标准)
GB 38031-2025
标准状态与范围
现行有效,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
范围描述有更改。
术语与定义
包含泄漏、热失控、热扩散等定义。
更改“泄漏”定义;新增“热事件”定义。
试验条件-过程误差
电压±1%;电流±1%;温度±2℃。
电压±1%;电流±1%;温度±2℃;新增质量±0.1%要求;记录间隔应不大于15s(数据记录要求更频繁)。
电池单体安全测试
单体过放电
1I1电流放电90min,观察1h,要求不爆炸。
方法同2020版,要求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过充电
以1I1电流充电至115%SOC后停止,观察1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同2020版,要求保持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外部短路
标准充电后外部短路10min,观察1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加热
锂离子:升温至130℃±2℃保持30min;镍氢:升温至85℃±2℃保持2h,观察1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温度循环
按规定曲线在40℃和+85℃之间循环5次,观察1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挤压
停止条件:电压0V或变形量15%或力100kN或时间到达1min后停止挤压,保持5min。
新增要求:针对20%、80%SOC充放电后安全测试,要求不起火。
单体快充
无此项要求。
新增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
包/系统安全测试
振动
SOC≥50%,按表2/图2或表3/图3进行振动测试,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SOC≥50%,测试参数调整,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新增交流电路绝缘≥500Ω/V要求。
机械冲击
±z方向各6次半正弦冲击,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方法同2020版,参数表调整,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新增交流电路绝缘≥500Ω/V要求。
模拟碰撞
按表6/图5施加x/y方向脉冲,观察2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脉冲容差范围参数调整,整车质量分两种形式描述,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挤压
按GB/T2423.56保持10min,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试验后30min内绝缘电阻≥100Ω/V。
方法同2020版,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试验后30min内绝缘电阻≥100Ω/V;新增交流电路绝缘≥500Ω/V要求。
湿热循环
按GB/T2423.4试验Db,最高温度60℃或更高,循环5次,观察2h。
按GB/T2423.4试验Db,参数调整,循环5次,观察2h。
六、总结
新国标GB 38031-2025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能,通过新增考核项目、提高测试要求等方式,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更严格、更全面的安全标准。这些修订不仅有助于防止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我要测试
新国标GB 38031-2025与旧国标GB 38031-2020对比分析:聚焦热失控安全要求
2025-04-17
新国标GB 38031-2025与旧国标GB 38031-2020对比分析:聚焦热失控安全要求
一、新国标GB 38031-2025发布与实施
发布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实施日期:2026年07月01日
替代标准:GB 38031-2020
二、新国标GB 38031-2025背景信息
1. 发布目的:
加强电池包的安全性,确保电动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提升热失控后的安全要求,从“5分钟逃生时间”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
强化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推动行业从“能量密度竞赛”转向“安全技术深耕”。
2. 主要内容:
热管理:要求电池包具备良好的热管理系统,防止过热引发安全问题。
机械安全性:提出严格的碰撞安全标准,防止电池在车祸或碰撞中发生泄漏或火灾。
防火要求:电池包在火灾情况下必须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防止火源蔓延或电池发生热失控。
环保与回收:强调电池材料的环保性和可回收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实施效果:
提升消费者信心,推动行业“优胜劣汰”。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前达标,部分二线厂商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电池安全纳入年检,符合新规的车型保费有望降低。
4. 行业影响:
电动卡车制造成本可能上升,推动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
货运企业需加强司机培训,适应新标准变化。
三、旧国标GB 38031-2020背景信息
1. 发布目的:
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生产,引导技术进步,支撑政府管理。
加强电池包和系统的安全要求,提出热扩散安全要求,降低热失控事故风险。
2. 主要内容:
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涵盖电池单体、电池包或系统的安全要求,以及相关的测试条件和方法。
3. 实施效果:
在规范产品生产、引导技术进步、支撑政府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提升了企业对于电池单体热失控引发危险的重视程度,降低了产品热失控事故。
4. 行业影响:
推动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标准化水平。
促进了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新国标GB 38031-2025主要修订内容
新国标GB 38031-2025在旧国标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修订,总体要求更严格、更细致,主要包括:
1. 新增考核项目:
电池单体快充安全:新增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
电池包/系统底部撞击:新增对底部撞击的考核。
2. 提高热扩散要求:
显著增加对热扩散的考核要求,新增不起火、不爆炸及乘员舱烟气限制。
3. 更新测试方法与要求:
更新和细化多项环境、机械和电安全滥用测试的方法与要求,提升测试严谨性。
五、新旧国标差异对比
项目
GB 38031-2020(现行标准)
GB 38031-2025
标准状态与范围
现行有效,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
范围描述有更改。
术语与定义
包含泄漏、热失控、热扩散等定义。
更改“泄漏”定义;新增“热事件”定义。
试验条件-过程误差
电压±1%;电流±1%;温度±2℃。
电压±1%;电流±1%;温度±2℃;新增质量±0.1%要求;记录间隔应不大于15s(数据记录要求更频繁)。
电池单体安全测试
单体过放电
1I1电流放电90min,观察1h,要求不爆炸。
方法同2020版,要求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过充电
以1I1电流充电至115%SOC后停止,观察1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同2020版,要求保持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外部短路
标准充电后外部短路10min,观察1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同2020版,要求保持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加热
锂离子:升温至130℃±2℃保持30min;镍氢:升温至85℃±2℃保持2h,观察1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同2020版,要求保持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温度循环
按规定曲线在40℃和+85℃之间循环5次,观察1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方法同2020版,要求保持不起火、不爆炸。
单体挤压
停止条件:电压0V或变形量15%或力100kN或时间到达1min后停止挤压,保持5min。
新增要求:针对20%、80%SOC充放电后安全测试,要求不起火。
单体快充
无此项要求。
新增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
包/系统安全测试
振动
SOC≥50%,按表2/图2或表3/图3进行振动测试,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SOC≥50%,测试参数调整,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新增交流电路绝缘≥500Ω/V要求。
机械冲击
±z方向各6次半正弦冲击,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
方法同2020版,参数表调整,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绝缘电阻≥100Ω/V;新增交流电路绝缘≥500Ω/V要求。
模拟碰撞
按表6/图5施加x/y方向脉冲,观察2h,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脉冲容差范围参数调整,整车质量分两种形式描述,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挤压
按GB/T2423.56保持10min,观察2h,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试验后30min内绝缘电阻≥100Ω/V。
方法同2020版,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试验后30min内绝缘电阻≥100Ω/V;新增交流电路绝缘≥500Ω/V要求。
湿热循环
按GB/T2423.4试验Db,最高温度60℃或更高,循环5次,观察2h。
按GB/T2423.4试验Db,参数调整,循环5次,观察2h。
六、总结
新国标GB 38031-2025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能,通过新增考核项目、提高测试要求等方式,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更严格、更全面的安全标准。这些修订不仅有助于防止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