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业务概述:
锂电池热失控产气收集检测是评估电池安全性能的核心服务,旨在通过精准采集和分析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浓度及动态变化规律,为电池安全设计、风险预警及合规认证提供科学依据。随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广泛应用,热失控引发的爆炸、火灾等事故频发,而产气特性直接关联热蔓延速度与危害等级。合肥格朗检测依托仰仪科技的尖端设备与技术,提供从电芯到模组级的全链条产气分析服务,覆盖气体分时段收集、成分鉴定、压力动态监测等关键环节,助力企业优化热管理策略并满足国际标准要求。
应用领域:
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电动工具、无人机
储能系统: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
消费电子:智能设备、便携式电子产品
研发与生产:材料选型验证、热管理系统开发、工艺改进
检测目的:
1. 安全性能评估与风险预警:通过测定热失控各阶段(初期、中期、后期)的气体成分(如CO、HF、C₂H₄等)、爆炸极限及产气速率,识别电池在过充、过热等极端工况下的安全边界,为BMS(电池管理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2. 标准合规与市场准入:验证电池产气特性是否符合GB/T 36276-2023、UL 1973等国内外标准,确保产品通过强制性认证,规避市场准入风险。
3. 热管理策略验证与优化:分析气体扩散路径与压力累积规律,评估泄压阀设计、隔热材料性能及散热方案有效性,提升电池组抗热失控蔓延能力。
4. 工艺缺陷诊断与改进:检测电解液分解、负极析锂等工艺缺陷引发的异常产气,优化电芯制造工艺与材料选型。
检测内容:
合肥格朗检测采用仰仪科技BAC系列绝热量热仪及定制化气体分析模块,实现以下核心检测项目:
1. 分阶段产气动态采集
热失控阶段划分:基于表面温度与极耳电压变化,精准识别热失控初期(Tonset)、中期(TTR)、后期(Tmax)三个阶段。
多位置气体收集:通过密闭箱体五方位气体采集口(侧面及顶部),分时段捕获不同阶段、不同空间位置的气体样本,确保数据全面性。
2. 气体成分与爆炸极限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分析CO、HF、H₂等有害气体浓度,评估毒性及可燃性风险。
激光拉曼技术:实时在线监测产气成分变化,支撑热失控预警模型构建。
压力动态监测与产气量计算
压力峰值记录:采用承压2MPa的压力容器,监测热失控过程中压力释放速率,验证结构抗爆性能。
产气总量测算:结合流量传感器数据,量化各阶段产气体积,为泄压设计提供依据。
3. 数据建模与仿真支持
基于实测数据构建三维气体扩散模型,模拟不同热管理方案下的气体分布与压力变化,输出优化建议。
仪器配置
本业务采用仰仪科技以下设备,确保测试精准性与安全性:
1. BAC-420A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精准控温:温度稳定性±0.005℃,自放热检测灵敏度达0.01℃/min,可捕捉微弱放热信号。
模块化气体采集:集成五路控制开关与气袋,实现分阶段、分区域气体捕获。
2. BAC-800A大尺寸绝热量热仪
超大炉腔:支持长边≤900mm的刀片电池及模组级测试,适配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
多功能扩展:可选配GC-MS联用模块,同步监测气体成分与压力动态。
检测标准:
l GB/T 36276-2023《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l UL 9540A
l ASTM E1981-98(2012)
l SN/T 3078.1-2012 化学品热稳定性的评价指南第 1 部分:加速量热仪法
l USABC SAND99-0497, July 1999: 3.2 Thermal Stability Tests
l SAE J2464-R2009: 4.4.2 Thermal Stability Tests
l Freedom CAR SAND 2005-3123: 4.1 Thermal stability
l UL 1973
l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格朗检测服务优势:
l 检测周期更短,快速出具检测报告
l 检测费用更低,性价比高
l 检测方案更完善,满足客户需求
l 售后服务更优质,提供全方位支持
格朗检测流程:
1. 客户提交产品样品。
2. 与客户沟通需求,确定检测项目及报价。
3. 客户寄送或送样至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4. 双方签订合同并支付检测费用。
5. 安排专业团队进行测试检测。
6. 检测完成后,推送电子报告和纸质报告给客户。
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准确、可靠的锂电池检测服务,助力客户在锂电池研发、生产及应用领域取得更大成功。
我要测试
热失控产气收集
2025-03-18
业务概述:
锂电池热失控产气收集检测是评估电池安全性能的核心服务,旨在通过精准采集和分析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浓度及动态变化规律,为电池安全设计、风险预警及合规认证提供科学依据。随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广泛应用,热失控引发的爆炸、火灾等事故频发,而产气特性直接关联热蔓延速度与危害等级。合肥格朗检测依托仰仪科技的尖端设备与技术,提供从电芯到模组级的全链条产气分析服务,覆盖气体分时段收集、成分鉴定、压力动态监测等关键环节,助力企业优化热管理策略并满足国际标准要求。
应用领域:
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电动工具、无人机
储能系统: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
消费电子:智能设备、便携式电子产品
研发与生产:材料选型验证、热管理系统开发、工艺改进
检测目的:
1. 安全性能评估与风险预警:通过测定热失控各阶段(初期、中期、后期)的气体成分(如CO、HF、C₂H₄等)、爆炸极限及产气速率,识别电池在过充、过热等极端工况下的安全边界,为BMS(电池管理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2. 标准合规与市场准入:验证电池产气特性是否符合GB/T 36276-2023、UL 1973等国内外标准,确保产品通过强制性认证,规避市场准入风险。
3. 热管理策略验证与优化:分析气体扩散路径与压力累积规律,评估泄压阀设计、隔热材料性能及散热方案有效性,提升电池组抗热失控蔓延能力。
4. 工艺缺陷诊断与改进:检测电解液分解、负极析锂等工艺缺陷引发的异常产气,优化电芯制造工艺与材料选型。
检测内容:
合肥格朗检测采用仰仪科技BAC系列绝热量热仪及定制化气体分析模块,实现以下核心检测项目:
1. 分阶段产气动态采集
热失控阶段划分:基于表面温度与极耳电压变化,精准识别热失控初期(Tonset)、中期(TTR)、后期(Tmax)三个阶段。
多位置气体收集:通过密闭箱体五方位气体采集口(侧面及顶部),分时段捕获不同阶段、不同空间位置的气体样本,确保数据全面性。
2. 气体成分与爆炸极限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分析CO、HF、H₂等有害气体浓度,评估毒性及可燃性风险。
激光拉曼技术:实时在线监测产气成分变化,支撑热失控预警模型构建。
压力动态监测与产气量计算
压力峰值记录:采用承压2MPa的压力容器,监测热失控过程中压力释放速率,验证结构抗爆性能。
产气总量测算:结合流量传感器数据,量化各阶段产气体积,为泄压设计提供依据。
3. 数据建模与仿真支持
基于实测数据构建三维气体扩散模型,模拟不同热管理方案下的气体分布与压力变化,输出优化建议。
仪器配置
本业务采用仰仪科技以下设备,确保测试精准性与安全性:
1. BAC-420A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精准控温:温度稳定性±0.005℃,自放热检测灵敏度达0.01℃/min,可捕捉微弱放热信号。
模块化气体采集:集成五路控制开关与气袋,实现分阶段、分区域气体捕获。
2. BAC-800A大尺寸绝热量热仪
超大炉腔:支持长边≤900mm的刀片电池及模组级测试,适配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
多功能扩展:可选配GC-MS联用模块,同步监测气体成分与压力动态。
检测标准:
l GB/T 36276-2023《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l UL 9540A
l ASTM E1981-98(2012)
l SN/T 3078.1-2012 化学品热稳定性的评价指南第 1 部分:加速量热仪法
l USABC SAND99-0497, July 1999: 3.2 Thermal Stability Tests
l SAE J2464-R2009: 4.4.2 Thermal Stability Tests
l Freedom CAR SAND 2005-3123: 4.1 Thermal stability
l UL 1973
l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格朗检测服务优势:
l 检测周期更短,快速出具检测报告
l 检测费用更低,性价比高
l 检测方案更完善,满足客户需求
l 售后服务更优质,提供全方位支持
格朗检测流程:
1. 客户提交产品样品。
2. 与客户沟通需求,确定检测项目及报价。
3. 客户寄送或送样至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4. 双方签订合同并支付检测费用。
5. 安排专业团队进行测试检测。
6. 检测完成后,推送电子报告和纸质报告给客户。
合肥格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准确、可靠的锂电池检测服务,助力客户在锂电池研发、生产及应用领域取得更大成功。